“关灯刷手机,屏幕调最亮才看得清?”“开了自动亮度,就不用手动调了吧?”“屏幕太亮刺眼,调最暗是不是更护眼?”你是不是也被这些问题困扰过?其实很多人都忽略了,手机屏幕亮度的正确设置,才是保护眼睛的关键一步。先说答案:既别调最亮,也别调最暗!核心原则只有一个——环境亮,屏幕亮;环境暗,屏幕暗。
关灯玩手机,眼睛正在“遭罪”?
黑暗中看手机,伤害不是来自“亮”或“暗”本身,而是屏幕与环境的“强烈反差”,这才是伤眼的核心元凶:
![]()
·瞳孔的“反复拉扯”:关灯后环境漆黑,瞳孔会自然放大以捕捉光线;但手机屏幕的强光又会逼着瞳孔收缩。这种频繁缩放就像相机光圈不停切换,很快会引发眼胀、疲劳,还会加重眼压负担,房角较窄的人甚至可能诱发青光眼急性发作。
·蓝光的“无遮挡伤害”:手机发出的400-450nm短波蓝光穿透力极强,黑暗中瞳孔放大后,蓝光能直接穿透眼球直达视网膜。长期累积会加速视网膜细胞衰老,增加黄斑病变的风险。
·干眼症主动找上门:正常情况下我们每分钟眨眼15-20次,但专注刷手机时会骤降到5次以下。黑暗环境会让泪液蒸发更快,泪膜不稳定,眼睛得不到滋润,干涩、刺痛、有异物感随之而来,长期下去还可能损伤角膜上皮。
·睫状肌“超负荷加班”:屏幕太亮会因强光刺激让睫状肌紧绷,太暗则需要眼睛费力聚焦,两种情况都会让睫状肌过度疲劳,长期可能导致调节痉挛,近视度数也可能加深。
屏幕亮度怎么调?匹配环境光照才是关键!
![]()
比调亮度更重要的5个“护眼操作”
1.注意眼睛与手机的距离
![]()
无论日常使用手机还是躺着玩手机,都要注意避免屏幕与眼睛距离太近,建议保持一臂,约50-70厘米的距离。同时,要注意保持颈椎自然放松,不要长时间低头,可以把手机放在与视线平齐或稍低一点的位置,减少颈椎的压力。
2.注意保持光线充足
![]()
玩手机要保证周围光线充足,将屏幕亮度调节到与周围光线没有较大的亮度差异,也可在床头放置一个台灯,既方便开关,又能保护眼睛。
3.注意使用时间
避免长时间、高强度观看电子屏幕,每天看手机屏的时间尽量不要超过4个小时。建议玩手机20分钟左右就转换视线,眺望远处20秒。另外,要提醒父母不要在睡前长时间使用手机,最好在睡前1小时就关掉手机,避免手机屏幕发出的蓝光影响睡眠质量。
4.注意多眨眼
正常情况下,我们每分钟眨眼大约是15-20次,每次眨眼,眼睛都会分泌泪液,来保证眼表的湿润。玩手机时眨眼次数变少,导致泪液分泌不足、眼表干燥,长期下来可能会造成干眼症。建议多做眨眼操:轻闭眼2秒→紧闭眼2秒→睁眼再2秒。每次训练1分钟,每天至少做10组眨眼训练!
![]()
5.注意及时就医
不适及时就医:出现这些症状别硬扛,持续眼红干涩、频繁眼胀头痛、突然视物模糊或出现暗影、阅读耐力明显下降,建议及时到医院检查。另外,每年一次全面眼科检查(含眼压、眼底)也不能少。
综合眼病科
吉林市爱尔眼科医院综合眼病科室,主要针对泪道疾病、眼表疾病、角膜疾病等常见眼部疾病以及青光眼、眼底病等疑难眼病的治疗。由佀晓梅主任为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寇颖等人组成的专业技术团队。多年来,科室在进行翼状胬肉手术、干眼症理疗、青光眼手术、黄斑水肿等疾病均有丰富的诊疗经验。
![]()
佀晓梅 综合眼科主任
专家简介:1984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从事眼科临床工作40余年,先后两次在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进修学习。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吉林省区眼底病学组委员,吉林市医调委特聘专家,擅长眼底病、青光眼、眼部美容整形、翼状胬肉、眼底病、干眼症等方面的疾病的诊治。
![]()
寇影 综合眼科副主任
专家简介:毕业于吉林医学院医学系,学士学位。从事眼科工作35年,曾任吉林省医学会眼科分会委员,吉林市眼科医师协会委员,吉林市伤残鉴定专家,吉林市高级职称评审专家。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及天津眼科医院进修学习等。多次参加全国各类眼科学术会议。撰写多篇医学论文发表于省及国家级医学杂志。
来源:吉林市爱尔眼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