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你快看!宝宝能指出最后一行视标了!”近日,在长春爱尔眼科医院诊室里,4岁女孩小诺(化名)的妈妈举着手机录像,声音里满是抑制不住的激动。从发现弱视到视力提升至1.0,这个家庭只用了不到两个月,这份“逆袭”背后,藏着父母的坚持与爱,也藏着长春爱尔眼科医院视光与小儿眼科医疗团队的共同努力。
两个月前,小诺妈妈偶然发现孩子看绘本时总歪着头,看电视也不自觉凑得很近。带着疑虑就医检查,结果显示孩子双眼弱视,视力仅0.3。“孩子这么小就要戴眼镜、做训练,能配合吗?”拿到诊断书时,夫妻俩既焦虑又忐忑。 戴上矫正眼镜的第一天,难题就来了。镜架总卡得小诺鼻子发红,她哭闹着要摘掉,夫妻俩轮流抱着哄,用卡通贴纸做奖励,才让孩子慢慢接受。
![]()
训练更是一场“持久战”:遮盖健眼时小诺会扯掉纱布,做精细训练时坐不住三分钟就想跑。长春爱尔眼科医院视光及小儿眼科副主任高小丽调整方案,将训练融入游戏——用串珠子比赛赢糖果,通过卡通动画教视力追踪,爸妈则全程陪伴,每天雷打不动带孩子来院训练。
![]()
为了帮小诺适应遮盖,爸爸特意买了同款卡通眼罩,每天和孩子玩“蒙面小英雄”游戏;妈妈把视力表画成小动物图案,在家随时用趣味问答帮孩子巩固。 “弱视治疗黄金期是3-6岁,家长的坚持比任何治疗方案都关键。”高小丽主任介绍,小诺的恢复速度远超预期,除了适配的治疗方案,更离不开父母每天的陪伴训练和定期复查。当最新检查显示视力达到1.0时,一直沉稳的爸爸红了眼眶,妈妈则抱着孩子亲了又亲:“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如今的小诺不仅能清晰看清远处的路标,还会主动提醒妈妈“走路要看路”。诊室里,她戴着眼镜认真串着彩色珠子,偶尔抬头冲爸妈笑一笑。
这场逆袭印证了弱视治疗的核心逻辑:长春爱尔眼科医院的精准诊疗体系筑牢技术根基,而家长的执着坚守点燃康复希望。专业与爱的携手,让儿童弱视不再可怕,也为更多患儿家庭提供了科学康复的范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