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技术型企业,我们扎根汽开的核心目标,就是让核心技术转化为发展动能。”吉林玲珑轮胎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涛道出发展内核。仅数年时间,企业便斩获“中国标杆智能工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殊荣,其奋进故事不仅彰显自身创新韧性,更折射出长春汽开产业创新的强劲活力与坚实根基。
![]()
59/80R63“玲珑”品牌巨型全钢工程子午线轮胎(央广网记者 舒震 摄)
技术破局:数智赋能破解行业难题
轮胎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核心在于技术突破。吉林玲珑从落地之初就锚定“智能工厂”定位,构建起硬核研发制造体系。为在竞争中站稳脚跟,企业将研发和设备提升至行业领先水平,不仅配备了世界先进的液压垂直升降式硫化机、数字智能管控高精度裁断生产线,还建成8985.6平方米的研发实验室,热重分析仪、红外光谱仪等世界领先检测设备一应俱全。针对矿山巨胎“承载高、生热高、工况苛刻”的行业痛点,企业亟需突破难关。为此,企业研发团队自主攻关,设计出7款适配各类苛刻路面的配方,更在硫化工序中创新采用优化低温硫化工艺,成功破解厚胎体均匀硫化的技术难题。
![]()
厂房内摆放的“玲珑”品牌巨型全钢工程子午线轮胎(央广网记者 舒震 摄)
目前,吉林玲珑已具备年产600万条半钢、120万条全钢子午线轮胎的能力,智能化改造使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产品质量均一性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技术破局的底气十足。
服务延伸:从产品供给到价值创造
过硬的技术为产品筑牢根基,而要打开国际市场,还需服务软实力的加持。吉林玲珑打破“卖产品”的传统模式,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价值服务,让客户真正认可产品价值。针对矿山轮胎的特殊使用场景,企业组建专业现场服务工程师团队,深入矿山集中区域提供专属服务。企业的服务从售前调研便已启动,工程师会实地勘察矿山路面状况、土壤硬度、车辆载重等参数,据此匹配合适的配方和解决方案;在使用过程中,工程师实时监测胎压、排查损伤,及时提出调整建议;轮胎完成第一个生命周期后,还能通过合作伙伴就地翻新,延长使用寿命。这种“定制化方案+全流程保障”的模式,既帮助客户降低了使用成本,更助力中国品牌在国际矿山轮胎市场逐步站稳脚跟。
政企同心:沃土滋养创新活力
企业的快速成长,离不开优质营商环境的滋养。张涛谈及发展历程时满心感激,汽开区专班“一对一”全程跟踪服务,高效解决了企业建设、审批等一系列难题;二期项目借助“一网通办”“承诺即开工”等便利化举措,仅3个月便完成从立项到施工许可的全流程办理,让企业切实感受到汽开的服务温度和效率。政策红利的精准送达,更让企业创新无后顾之忧。汽开区通过大数据匹配实现“政策追企业”,将省级绿色制造示范项目补贴、“专精特新”企业扶持等政策精准推送至企业,让企业能够心无旁骛搞研发、扩产能。如今,吉林玲珑已成长为长春民营企业百强、行业纳税百强,更带动了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这种“服务加速度+要素全保障”的生态,不仅滋养着吉林玲珑的成长,更为汽开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了强劲动能。未来,吉林玲珑将持续从技术攻坚到服务升级,在政企协同的良好生态下,以“中国制造”的自信,书写行业发展的新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