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刚刚过去的“十四五”时期
吉林,这片黑土地
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力度与深度
与它的古老文明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对话
从长白山麓到图们江畔
从夫余故国到渤海遗珍
考古的探铲一次次叩问大地
文物保护的行动守护着历史的尊严
博物馆的创新
则让沉睡的宝藏“活”了起来
![]()
围绕国家重点科研课题,实施“吉林东部长白山地区古人类遗址考察与研究”“高句丽考古研究”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共开展主动性发掘项目30余项,位列东北地区首位,从多角度各时段实证吉林区域文明在中华文明延绵不断、多元一体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夫余、高句丽、渤海考古研究取得重要突破。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发掘项目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珲春“古城村寺庙址”考古发掘项目成功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龙大洞遗址考古发掘项目取得重要进展,入选“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考古和保护工作入选“第四届(2022)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
![]()
![]()
吉林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取得丰硕成果,全省复查不可移动文物9017处,新发现1754处,新发现率为19.45%,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提供了重要实证。实施新民大街、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松苑一栋、丰乐剧场保护活化利用工程,让百年老街、老建筑重新焕发光彩。
![]()
实施吉林文庙保护修缮工程项目、阿什哈达摩崖西侧岩体加固保护工程等文物保护利用工程30余项,有效提升全省文物保护利用水平。实施“吉林省重要遗址保护区划测绘项目”,完成449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区划地形测绘工作,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管理体系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吉林省文物局、辽宁省文物局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签署《柳条边联动协作保护机制协定》,统筹吉林省和辽宁省的柳条边遗址保护工作,破解线性遗产保护难题。与省委宣传部、省自然资源厅联合制定印发《吉林省基本建设用地考古前置管理规定》,确保先考古、后出让制度落到实处。
![]()
![]()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开展,首次全面系统挖掘吉林近现代史,填补了吉林省缺乏近现代史专题展览的空白。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首次集中展出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长春博物馆《溯源长春——长春早期文明展》入选2024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国家推介项目。“点亮文博之光”中小型博物馆提质升级行动计划,入选2023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案例,是东北地区首次获得“十佳案例”殊荣。
![]()
![]()
吉林市博物馆和四平战役纪念馆成功晋级国家一级博物馆,我省一级博物馆总数达到5家(分别是吉林省博物院、伪满皇宫博物院、吉林省自然博物馆、吉林市博物馆和四平战役纪念馆)。
![]()
![]()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
也是未来的起点
吉林守护文明根脉
讲述中国故事的脚步
不会停歇
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
正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
为新时代的文化繁荣
积蓄着源源不断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