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当国际友人跨越山海,奔赴一场文明互鉴的邀约,孔子的咏叹早已超越待客之礼,成为“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当代注脚。
9月13日,一场以“建设世界旅游城市 增进文明互鉴”为主题的草坪沙龙于松花湖度假区举行。中外嘉宾在轻松开放的氛围中畅所欲言、激荡思维。
副市长刘大蔚率先推介吉林市旅游资源,详解十大文旅IP,并发出深化国际合作的诚挚邀请。他表示,在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吉林市始终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利用冰雪、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等特色资源发展旅游业”重要指示,坚持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并重,统筹开发与保护,持续推进冰雪赋能、文脉复兴等八大战略,坚定走生态为本、文化为魂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致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国际旅游名城。
“一座城市有资源、有能力,但是它应该如何走向世界,并打造出独特的名片呢?”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协会会长宋宇结合国际趋势提出两点建议:一是打造鲜明旅游IP。吉林市坐拥得天独厚的雾凇奇观,可进一步挖掘其文化内涵,使其成为闪亮的文化名片,吸引全球目光。二是推动旅游业与城市发展、文化传承及市民生活深度融合。他以锅包肉为例强调,旅游业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城市发展、丰富民众生活、传播多元文化,唯有如此,产业才能根深叶茂。
历经三天的探访,城市代表穿梭于文博遗存之间,在秋意渐浓中感受这座北国江城的脉动。随后,五位代表分享了各自城市借助独特资源吸引全球游客、推广旅游品牌、平衡开发与保护,以及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成功实践,并以真诚建言反馈吉林印象。
喀麦隆加鲁阿市市长Goura Beladji表示:“此行收获颇丰,期待与吉林深化合作、互利共赢。愿这座城市持续发挥生态与文化优势,推动特色旅游,营造沉浸式体验,让风貌与风光相得益彰。”
“Wonderful city JiLin!(美丽的吉林市!)”斯里兰卡科伦坡市副市长R.W. Hemantha Kumara的赞叹引来满场欢笑。“这里文化独特、体验非凡,期待友谊长存、协作共进。”
马耳他瓦莱塔市市长Olaf McKay亦有同感:“吉林景色优美、人民热情。我不断与家人分享旅途见闻,他们心驰神往,我们一定会再度造访。”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对华友好联合会秘书长Luis Rafael González Hernández以“我们对未来的创造也代表我们的过去”与吉林共勉。
乌拉圭埃斯特拉角市市长Eduardo Martin Laventure Otegui指出,城市吸引全球游客的关键,在于塑造融汇自然、文化与生活的统一品牌。“愿吉林藉此机遇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观点虽有不同,智慧却在交融。代表们的分享绘就了一幅多彩的世界旅游图景,拓展了合作与想象的可能。
“今天是一个开始,”刘大蔚总结道,吉林市首次大规模接待国际城市代表,拓展了“朋友圈”。未来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加强交流、共享信息、推动互访,既让吉林走向世界,也让世界走进吉林。愿与各方共设发展目标、凝聚协作共识、共建文化IP,让吉林故事传得更远、让世界游客来得更易。
“诚挚邀请大家走进中国、走进吉林,了解吉林、爱上吉林。”沙龙虽已落幕,文化交流永不终止。吉林正以开放之姿向世界发出邀约,愿这跨越山海的文化共鸣,让远客成为携手未来的同行之人。
来源:吉林市文广旅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