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与旅,是翻开城市“扉页”,读懂城市表达的两大视角。在历史文化街区组织文学采风、举办文学季活动,是文旅生动融合,今昔有效链接,城民双向互动的创新呈现方式。
7月24日,著名作家格非、苏童、刘庆、班宇、王小王等文坛名家齐聚春城,走进伪满皇宫博物院与新民大街开展采风活动。
当文学的目光聚焦于城市深处,那些尘封的过往与蓬勃的当下,都将在作家的笔下重新获得呼吸与心跳。当历史与文学的根系在长春土壤中再次缠绕生长,这座城市值得被反复书写的独特篇章,值得被世界倾听。
此次深度采风,作家们通过实地探访与交流,收集创作素材,激发创作灵感。此行获取的关于长春的历史纵深感和城市肌理印象,将成为其后续创作的丰富素材库,有望产出具有鲜明长春印记的文学作品,助力讲好长春故事。
再次赴长,格非的“长春印象”更加丰实:“长春干净整洁,是夏天避暑的好去处。这次来长春,感觉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对长春的历史多了一些了解。我在长春有很多朋友,会经常来看望他们。希望长春越来越美,在保留历史风貌的同时,更大胆地往前走。”
初次来长,情感上,苏童对长春并不陌生:“新民大街让我感到震撼,绿道很宽,绿化生态做得很好,我觉得这条街可以作为长春的logo。虽然这是我第一次来长春,但感觉很亲切。因为我早期的很多作品,是在长春的《作家》杂志上发表的,这本期刊在文学圈影响很大,前身就叫《长春》;它也是最早把我和长春这座城市联系起来的。‘凉爽’‘艺术’‘工业’是长春的三个关键词。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或自带风格化的城市,对于市民或外地游客而言,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长春确实是一个美好的城市。”
近几年,长春文旅深度融合的创意频出,很多活动从室内搬到室外,且免费向公众开放,为百姓提供多维体验。对此,刘庆表示肯定,并分享:“我是长春人,到任何一个地方都会推荐长春。长春就像一位书生,有独特的文化气息。看到焕新后的新民大街,我感觉长春的文旅规划日益成熟。文学最重要的是提供美好想象,希望通过本次文学季活动,让人们重新认识文学,认识长春,感悟一种不一样的人生。”
作为春京西文学季联合发起人之一,王小王真诚告白长春:“我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杂志》的编辑,也是长春培养的写作者。我最开始是在长春工作,对长春的感情非常深。希望通过本次活动,邀请全国文学大家来到长春,与广大的文学爱好者进行深度交流;让更多人通过文学平台了解长春、书写长春故事,将长春的城市形象更好展示给全国读者。”
从作家的文学视野看到长春城市面貌的提升,也看到这份变化的精气神中折射出城市与人民的良性互动。班宇表示:“如今的新民大街与春京西生成了新的阐释。历史记忆在这里形成折叠。长春的历史脉络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多养分和想象空间。每次来长春,都感受颇深,也曾以长春为城市坐标,创作过小说。长春是一个值得不断被重新发掘和发现的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成为一种表达媒介,历史与当下在这里汇聚,形成迷人感受。”
把眼中的书和脚下的路串联起来。从新民大街出发,长春的文化脉络正不断延伸,文学名家深入长春历史文化街区的足迹,标志着长春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具体实践。此次活动不仅为文学家创作积累了宝贵素材,更通过文学的独特视角,重新发现和诠释了长春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为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注入了新的文学动能。
据悉,7月25日下午,春京西历史文化街区水系广场将举行“这青春 这长春”主题文学季启动仪式,并开展一场文学对话,两场签售活动,具体时间为:
16:30-17:00文学季启动仪式
17:00-17:50文学对话:文学与城市 苏童 格非 宗仁发 黄咏梅 石一枫 班宇 王小王
18:00-19:00格非新书分享会暨长春读者见面会—《佩澄洛佩的编织》
19:00-20:00苏童新书分享会暨长春读者见面会—《今天是个好天气》
26日15:30-17:00黄咏梅新书分享会暨长春读者见面会—《时间的魔法》
27日15:30-17:00石一枫 、班宇 文学对话—《小说中的方言与地域性》
整场活动将聚焦文学创作与交流,汇聚多位重量级作家,期待与长春读者带来丰富的文学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