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向新
7月5日长春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
以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旅盛宴正式揭开焕新面纱







上午9时40分,在新民大街与解放大路交会处,“新民1445”雕塑举行了庄严揭幕仪式。新民大街的建设者、保障者、维护者和市民游客共同见证了揭幕仪式。


博物馆领衔 五大展述说城市历史
为了打造兼具文化厚度与现代温度的全新文旅名片,2024年底新民大街列为吉林省、长春市重点城市更新项目。2025年2月28日,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项目开始进场施工。在“保护第一、文化引领、开放共享、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指引下,项目从“市政提升、院落提升、建筑提升”三个关键方面入手,精准施策,因地制宜,让这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焕发新颜。
7月5日上午10时许,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揭幕仪式隆重举行,首次对市民游客开放。游客王先生有幸成为“一号预约游客”,博物馆工作人员向他赠送了极具纪念意义的特制“00000001号门票”。


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是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工程,由长春日报社旧址改建而成。历经4个月改造,黄砖绿瓦的仿古造型与周边建筑相得益彰。夜幕降临,点亮楼型灯的博物馆更显庄严厚重,成为街区“点睛之笔”。博物馆开馆后成为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的主入口、游客的集散地、长春历史文化的讲述者,是一座用科技赋能历史、用艺术对话时空的“城市会客厅”。


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以“一条街、一座城、一群人”为叙事主线,编织出立体化的城市记忆图谱。五大基础展陈《新民更新》《长春故事》《长春时间》《城市之光——先生北上》《长春非遗》,从街区变迁到城市发展,从支援东北建设的精英群体到土生土长的非遗传承人,诉说着长春人的奋斗精神;特展区《古都对话》以七大古都为镜,映照出中华文明的绵延脉络。开馆首日,便吸引数千名观众前来参观。
“三厅”联动 历史建筑群活态新生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伪满国务院旧址),📍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伪满司法部旧址),📍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四医院南湖院区(伪满综合法衙旧址),同步推出伪满国务院旧址专题展、白求恩医学纪念馆、伪满综合法衙旧址专题展,揭幕仪式后正式对外开放。
这几个展览通过原状陈列、场景复原与互动装置,让市民游客由外向内近距离地了解历史,实现历史街区的活化功能。
创意巡游 流动的盛宴点燃街巷
随着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揭幕,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新民漫游计划”火热开启。特色巡游、互动演绎、新民市集、集章打卡,将新民大街打造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剧场”,让每一步,都成为历史与潮流的碰撞;让每一刻,都成为艺术与生活的奇遇。
研学实践 沉浸式激发爱国情怀


上午11时许,“相约博物馆 快乐城市行”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开馆主题研学教育活动在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举行,发光少年社30名小学生参加了首批研学活动。

作为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系列展览的核心板块,研学教程旨在让孩子更加了解长春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过去与当下。通过实地参观、互动体验、拓展训练等创意、新颖的教育体验方式带领学生在趣味中加深对城市的了解,将爱国主义教育具象化为可触摸的历史场景,把抽象的“家国情怀”转化为学生及青少年的文化认同与责任担当。
康辉签售 字里行间的暖意
13时30分,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康辉出现在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台前立即引起读者与市民的轰动。

好书可以成为一生益友,花时间“咬文嚼字”则能创造仪式感并提升生活品质。当我们用心去解读陌生或模棱两可的汉字时,在城市喧嚣中也能找到那份安宁与恣意。咬文嚼字不光要对汉字的发音进行打磨,更要对其的意义表达进行推敲,多设疑、多否定,这种追溯源头、思考真义的过程不仅是学习态度,更是生活态度。
——康辉
康辉立于台前,眉宇间是学者般的专注,言谈里却流淌着邻家般的亲切。读书分享活动结束后,《康辉咬文嚼字》一书的签售活动中,走下电视屏幕的央视主持人康辉和观众零距离接触,他面带微笑,与大家热情交谈签名合影。
艺术盛宴 高雅与民俗的交响共鸣


《向天再借五百年》《青春舞曲》《贝加尔湖畔》……夜幕降临,中央歌剧院的13位艺术家倾情献唱,为长春新民大街“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开街活动增添绚丽光彩。艺术家们的天籁在新民大街上空回荡,观众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集章打卡 用脚步丈量城市记忆


活动首日,长春文旅展台前领取“漫游手册”的队伍蜿蜒百米。“新民漫游计划”集章打卡活动中,市民游客可免费领取“新民漫游计划打卡手册”。


市民游客手持手册穿梭街区,在五大核心印章点收集“新民记忆”,集齐者可抽取代金券、宋洋美术馆门票,以及新民大街定制明信片等礼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