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园区为提升城市环境,多部门发出“连环招”,深挖城市公共资源,完善城市服务网络,落实常态长效管理措施,促进全区便民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深挖潜力,科学布局,构建市民步行采购网络
坚持“不扰民、不阻碍交通、不影响生态环境”的“三不”原则,充分挖掘公共资源,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的同时,构建市民步行采购网络。深挖征收收储待建地块资源,利用征收收储停滞期,由政府平台统一开设便民市场,服务周边市民;充分挖掘属地镇街闲置的空场空院等公共资源,由第三方管理公司代建代管;鼓励拥有闲置庭院的个人或单位,利用具备开办便民市场条件的自有庭院申请开办便民市场;按照便民市场内摊位数,计算服务半径,择优选择开办市场点位,解决市民就近采购,户外便民市场分布不均问题。
分类设置,精细管理,提升市民购物消费体验
对便民市场经营区域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建立市场管理制度,明确管理标准,不断构建设施配套、管理高效、文明规范的便民市场服务体系,努力为广大市民提供安全、卫生、方便、有序的市场消费环境。根据经营类别分区规划摊位,统一摊床规格,统一标识,并建立经营业户摊位卫生管理责任制,保持责任区内环境卫生,市场经营管理方配备专人,配合有关行管部门做好安全检查和各项市场监督管理工作;设置一定比例的助残帮困摊位,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政策,解决残疾人和低收入家庭入市经营难题,切实保障基本民生,体现城市管理温度;在城乡结合区域的便民市场,阶段性地开辟应季农产品销售摊位,解决农户销售需求,减轻城市管理压力。
常态管理,长效坚持,促进便民市场健康发展
按照管理权限,职能部门分工协作,对便民市场进行常态化、长效化管理,促进便民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相关部门加强对便民市场内经营业户经营行为的监管,保障市民购物安全;严控市场外溢和场外流动商贩,同时强化市场周边交通秩序管控,保障区域交通顺畅,打造规范有序的经营环境;便民市场设专门保洁人员,随时清扫保洁公共区域,确保垃圾日产日清,没有经营主体的马路市场环境卫生纳入道路清扫保洁体系,确保撤市后道路干净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