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上午7时30分,2025后谷咖啡·吉林市马拉松在吉林市人民广场鸣枪开跑。来自全球的3万名跑者齐聚北国江城,在松花江畔的“最美赛道”上挥洒汗水,用脚步丈量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
赛事成绩速览:
全马男子组:
冠军:埃兹拉·基普克特·塔努伊(肯尼亚)
亚军:巴雷·兹库·阿瑟法(埃塞俄比亚)
季军:塔杜·阿巴特·德迈(埃塞俄比亚)
中国选手前三名:管油胜、王佳浩、王红伟
全马女子组:
冠军:阿菲拉·格费伊·伯哈(埃塞俄比亚)
亚军:切尔内特·米斯加诺·塔克勒(埃塞俄比亚)
季军:马尔·迪巴巴·胡萨(埃塞俄比亚)
中国选手前三名:朱卿、黄菲、姚玉舟
半马男子组:
冠军:王明程
亚军:杨小权
季军:周诗博
半马女子组:
冠军:唐晓芬
亚军:殷晓雨
季军:李静珏
本届吉马由中国田径协会提供技术认证,吉林市政府、吉林省体育局主办,吉林市体育局、市体育总会承办。赛事沿用经典的环松花江景观赛道,设有马拉松(42.195公里)、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迷你跑(5公里)3个项目。除世界排名前100的运动员被邀请参赛外,还有29位世界精英标牌运动员应邀参赛。
7时30分,吉林市人民广场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共同为第一批出发跑者开枪发令,德胜门作为吉马赛道的起点,预示着选手得胜凯旋。
国内外高水平选手的参与,让竞争格外激烈。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角逐,全马男子组前三名先后冲线。肯尼亚选手埃兹拉·基普克特·塔努伊摘得桂冠,埃塞俄比亚选手巴雷·兹库·阿瑟法和塔杜·阿巴特·德迈分别获得亚军和季军。全马女子组冠军由埃塞俄比亚选手阿菲拉·格费伊·伯哈摘得,同样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切尔内特·米斯加诺·塔克勒和马尔·迪巴巴·胡萨分别斩获女子组第二名、第三名。
参赛的中国选手前三位分别是男子组管油胜、王佳浩、王红伟,女子组朱卿、黄菲、姚玉舟。半马前三名全部是中国选手,他们是男子组的王明程、杨小权、周诗博,女子组的唐晓芬、殷晓雨、李静珏。本届赛事首次采用分枪发令起跑的方式,通过精准分区与错峰发令,全方位提升赛事安全性与竞技体验。参赛选手依据报名项目及历史成绩,被划分到6个集结区,分三枪出发。第一枪出发的是S、A、B区马拉松选手;20分钟后发出第二枪,C、D区半程马拉松选手起跑;8时15分发出第三枪,E区迷你跑选手开跑。
当天正值国际博物馆日,吉马用赛道绘制出游览“博物馆之城”的动感地图。跑者置身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伴着“京剧第二故乡”的国韵金声,畅行绿柳拂堤的松花江畔,踏过姿态各异的跨江大桥,在大江弯弓的初夏美景中,感受江城焕盛和运动魅力。
深耕七载,吉马跃升。自设立以来,吉林市马拉松在广大马拉松跑者的陪伴下,一路成长。本届吉马作为国际田联金标赛事、中国田协A1类认证赛事,除创新发令起跑环节外,以创新技术赋能赛事,采用先进的数字化赛事系统,全新升级的守望者系统4.0支持选手位置实时共享,线上开辟了人气排行榜PK与选手宣言、助威弹幕等功能,线下开放守望者观赛区,配备赛事直播大屏。本届吉马还对完赛疏散流线作了提升,将马拉松完赛通道增设至6条,半程马拉松完赛通道增设至8条。赛场内外,医护人员、志愿者、公安及安保人员、媒体工作者、官方配速员等各方人员各司其职、暖心守护,全力保障吉马顺利进行。结合马拉松赛事,吉林市在赛前、赛中和赛后策划实施一系列文旅、体育、商贸活动,全方位展现“吉马+”的独特魅力。
来源:吉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