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吉林 > 正文

说高度近视的人更易得白内障?还不能做手术?

0
分享至

随着眼健康知识的普及,很多高度近视患者对自己的眼睛尤为关注。相对来说,高度近视的朋友眼轴更长、更容易导致视网膜变薄,诱发眼底病变的风险更大,因此眼科医生建议这类朋友定期做检查。有些朋友甚至听说,有高度近视更易得白内障?

白内障患者的“视”界

眼科医生表示,正常人的眼球是22-24mm,高度近视患者眼轴为26-28mm,甚至更长。眼内晶体组织长时间受到牵拉,逐渐失去原有功能与代谢平衡。眼内营养代谢不正常,导致晶状体的囊膜通透性改变,晶状体营养障碍与代谢失常,变得混浊,视力逐渐减退,产生并发性白内障。因此,高度近视患者更应定期做眼部检查。

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特点

年龄偏轻

白内障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但是高度近视者可能在更年轻的时候发生白内障。

进展速度较快

与老年白内障相比,高度近视并发的白内障进展或会更为迅速。

核性白内障

高度近视者并发的白内障类型多以核性白内障为主。

双眼同时受累

高度近视者一般两眼近视度数都较高,因此双眼同时发展白内障的概率较高。

高度近视加重

白内障的发展可能导致高度近视进一步加重。这是因为白内障的形成增加了晶状体的弯曲度,进而改变了眼球长度,造成近视程度加深。

高度近视不能做白内障手术?

眼科医生表示,高度近视伴有白内障的患者是可以做白内障手术的。当然,接受手术前需要做全面术前检查,检查通过了方可安排手术。医生会结合检查结果,聆听患者用眼需求,定制出对患者更为适配的手术方案,给予患者满满的安全感。

白内障手术可以把近视做掉吗?

高度近视患者在做白内障手术时,可以根据结合自身的用眼需求,比如说想把近视跟白内障一起“做掉”,医生会根据术眼情况,定制带有近视度数的屈光性人工晶体,把度数“降下来”,甚至术后可不再佩戴眼镜。

不仅是近视,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还可以为散光、老花的白内障解决烦恼,解决一系列屈光不正的眼部健康问题。在白山爱尔眼科医院可选择植入三焦点人工晶体、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非衍射景深延长型人工晶体等十余种晶体,满足不同人群手术需求,更好地提升白内障患者的术后视觉体验,提高生活质量。

温馨提醒,高度近视患者一定要合理用眼,防止近视加深;对于高度近视患者来说,白内障手术更加复杂,一定要选择正规、专业的医院治疗。如果高度近视年轻人出现视物模糊、重影、色彩辨识度下降等症状,建议及时到专业的眼科医疗机构就诊,切勿延误治疗时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5月9日俄乌最新:莫斯科现在怎样了?

5月9日俄乌最新:莫斯科现在怎样了?

西楼饮月
2025-05-09 18:10:07
全球瞩目!俄罗斯阅兵倒计时阵容空前,乌军无人机大举袭击俄本土

全球瞩目!俄罗斯阅兵倒计时阵容空前,乌军无人机大举袭击俄本土

派大星纪录片
2025-05-09 11:24:24
太离谱了!百度导航居然开始在路面上打广告,想关掉都不知怎么弄

太离谱了!百度导航居然开始在路面上打广告,想关掉都不知怎么弄

派大星纪录片
2025-05-09 16:23:01
深圳一女子月收入4700元负债高达2544万元,法院:尚处于个人破产申请审查公告阶段

深圳一女子月收入4700元负债高达2544万元,法院:尚处于个人破产申请审查公告阶段

上游新闻
2025-05-09 16:11:18
有一种讽刺,是他死了,但害他的人还好好的

有一种讽刺,是他死了,但害他的人还好好的

末名先生
2025-05-09 14:57:12
印巴冲突,要降级了?

印巴冲突,要降级了?

中国新闻周刊
2025-05-09 18:44:21
女子走路突然转身,被“追尾”致骨折,获赔7万元,“安全距离”规则能适用行人吗?

女子走路突然转身,被“追尾”致骨折,获赔7万元,“安全距离”规则能适用行人吗?

开屏新闻客户端
2025-05-09 17:30:31
官宣!阿隆索确认告别药厂:时隔6年重返皇马,5月底上任

官宣!阿隆索确认告别药厂:时隔6年重返皇马,5月底上任

叶青足球世界
2025-05-09 20:16:40
国际航空集团订购53架空客与波音远程客机

国际航空集团订购53架空客与波音远程客机

界面新闻
2025-05-09 16:41:06
热搜第一!比尔·盖茨突然宣布:未来20年,捐完几乎全部财富,预计超1.45万亿元!此前曾表示:把不到1%的财富留给子女

热搜第一!比尔·盖茨突然宣布:未来20年,捐完几乎全部财富,预计超1.45万亿元!此前曾表示:把不到1%的财富留给子女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9 01:21:09
专为中国企业量身定制!联想全新商用PC品牌“慧天”新品曝光

专为中国企业量身定制!联想全新商用PC品牌“慧天”新品曝光

电脑报
2025-05-09 15:41:47
“邪恶不会得逞”:历史上首位美国人教皇,公开批评特朗普和万斯

“邪恶不会得逞”:历史上首位美国人教皇,公开批评特朗普和万斯

鹰眼Defence
2025-05-09 17:28:17
动真碰硬!8位中央指导组组长,已全部进驻

动真碰硬!8位中央指导组组长,已全部进驻

政知新媒体
2025-05-09 12:52:39
特朗普最新表态称,俄罗斯如果结束战争,奖励其参加2026年世界杯

特朗普最新表态称,俄罗斯如果结束战争,奖励其参加2026年世界杯

碳基生物关怀组织
2025-05-08 19:18:56
72岁的赵作海走了,带着蒙冤11年的屈辱和出狱后的狼狈

72岁的赵作海走了,带着蒙冤11年的屈辱和出狱后的狼狈

元芳有看法
2025-05-09 15:11:46
3岁女孩铊中毒,医院独家回应

3岁女孩铊中毒,医院独家回应

中国新闻周刊
2025-05-09 14:17:07
印度怒了,大批运输机飞赴巴基斯坦卸下大批装备,强援来了

印度怒了,大批运输机飞赴巴基斯坦卸下大批装备,强援来了

局势帝
2025-05-09 11:42:21
网传小米车主集体维权,发表联合声明:我们要求退车!

网传小米车主集体维权,发表联合声明:我们要求退车!

可达鸭面面观
2025-05-09 15:57:43
66岁倪萍拍母亲节广告,嘴大下巴长脸变形,被吐槽开了恐怖特效

66岁倪萍拍母亲节广告,嘴大下巴长脸变形,被吐槽开了恐怖特效

寻墨阁
2025-05-09 12:02:00
深圳两家会所涉卖淫嫖娼各被罚7万元逾期未缴,警方发催告书

深圳两家会所涉卖淫嫖娼各被罚7万元逾期未缴,警方发催告书

澎湃新闻
2025-05-09 16:22:26
2025-05-09 21:07:00

头条要闻

中国元首首次谈到俄乌应达成何种和平协议 外交部回应

头条要闻

中国元首首次谈到俄乌应达成何种和平协议 外交部回应

财经要闻

降息潮延续 存款利率全面迈向“1时代”

体育要闻

对话萨维奥拉:希望中国能有更多武磊出现

娱乐要闻

元斌为金赛纶发声 金秀贤否认请杀手

科技要闻

奥特曼:不怕中国赶上 就怕美国犯愚蠢错误

汽车要闻

订单破万/32.98万起 全新高山家族于5月13日上市

态度原创

房产
艺术
亲子
家居
公开课

房产要闻

海口顶级名校官宣增扩!南海大道、金盘的业主们要沸腾了!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亲子要闻

「教」量|“四年制”幼儿园上路

家居要闻

整洁宽敞 黑白木色拼接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