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常存在类似的疑问:
随着眼科手术的普及与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白内障患者已从关注术后视力变化,到追求更高的视觉质量。今天为您揭秘影响白内障患者术后视觉质量的三大影响因素。
眼部“底片”质量决定“视界”上限
如果把眼睛比作相机,白内障手术相当于更换镜头(晶状体),但若“底片”(视网膜)或“电路”(视神经)有问题,换再好的镜头也难拍出清晰的照片。老年人常伴有慢性病和其他眼病,这些看似与白内障无关的问题,却可能是影响术后视觉质量的危险因素之一。
糖尿病、高血压:眼底健康的“定时炸弹”
糖尿病会引发视网膜病变,高血压则可能损伤眼底血管。即使白内障手术成功,若眼底已有出血、水肿或黄斑病变(如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术后视力仍受影响。
建议:患者术前严格控糖,并配合眼底检查和手术风险评估。术后每3个月进行一次眼底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早发现早干预。
高度近视、青光眼:眼内结构的“双重压力”
高度近视患者的眼球壁薄弱,术后可能出现视网膜脱离的情况。青光眼则会导致视神经萎缩从而限制视力的提升。
建议:若同时出现这两类眼病的白内障患者,需在术前与医生进行充分沟通,根据检查的结果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
人工晶体选择:并非越贵越好,适合的才好
准确计算人工晶体度数是白内障手术成功的关键,这既需要医生技术过硬,也依赖术前的精准测量。
手术前必须精确测量以下方面:
·角膜曲率
·眼轴长度
·前房深度等
这些数值直接决定选择晶体的度数。如果测量结果不准确,可导致患者在术后残留近视、远视或散光,从而影响其恢复正常视力。
选择合适的人工晶体也很重要。
根据光学区功能,可将人工晶体可分为单焦点、多焦点、景深延长型、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其中,多焦点人工晶体又分为双焦点人工晶体和三焦点人工晶体。
关键选择建议——功能优先级:
散光患者首选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多场景用眼者(如职场人士)优先选择三焦点人工晶体。每种类型的人工晶体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适用人群,选择时应根据个人需求和医生建议进行综合考虑。
术后护理:别让这些小问题拖后腿
白内障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的1—3天,常因角膜暂时性水肿出现视物模糊的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激素眼药水,1—2周内可恢复正常视力。
白内障治疗中心
在金杰院长的带领下,吉林市爱尔眼科医院白内障治疗中心拥有一支经验丰富、专业卓越的白内障专家团队。科室开展的白内障手术,以精准、高效、智能化的优势,为患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手术体验和卓越的视觉效果。中心引进了三焦点晶体、新无极连续视程晶体、多焦散光晶体等与国际同步的高端多功能晶体,能够满足不同眼疾患者的多样化需求。
名医推荐
金杰
吉林市爱尔眼科医院院长
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白内障青光眼学组专家组成员
吉林市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委员
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超声乳化手术考核专家
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白内障手术代教教师
专家简介:从事眼科临床工作三十余载,师从韩国知名眼科教授,专攻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及青光眼手术,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虹膜拉钩、囊袋张力环植入、青光眼引流阀等国际先进技术,在复杂性白内障及难治性青光眼等眼病方面具有突破性治疗经验。同时,深耕眼底病诊疗领域,特别是在诊治视网膜脱离、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等方面有独到的见解。此外,在泪道疾病微创治疗、复杂性斜视矫正、高度近视防控等领域亦形成系统化诊疗方案。累计发表论文20余篇,曾获优秀论文二等奖。
李玲
白内障科副主任
专家简介:具有十余年眼科临床诊疗经验,毕业于北华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在眼科常见病诊疗领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白内障、黄斑变性、视神经萎缩、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玻璃体混浊、黄斑前膜、视网膜色素变性、干眼症、角膜炎、结膜炎、近视等眼科疾病的诊疗。熟练掌握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眼科激光术等前沿技术,在角膜病、视神经病变等诊治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
权明
白内障科医生
专家简介:爱尔眼科医院白内障学组成员,毕业于延边大学。自2011年从医以来,在长春爱尔眼科医院完成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间以优异表现获选赴长沙、兰州、西安爱尔眼科医院进修学习,系统掌握国际前沿诊疗技术。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知眼前节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来源:吉林市爱尔眼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