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长春爱尔眼科医院视光与小儿眼科接诊的9岁患儿澎澎(化名),通过个性化视功能训练方案,仅1个月便实现调节功能与立体视功能显著恢复,外斜视问题同步改善。这一案例为儿童斜视的早期干预提供了新思路。
今年年初,澎澎母亲发现孩子总是不自觉歪头看东西,户外活动时总会出现不小心撞到桌椅的情况。于是带着孩子来到长春爱尔眼科医院视光与小儿眼科。经专业眼科检查,澎澎初诊时被确诊为右眼75度近视、左眼50度近视,并伴有双眼共同性外斜视(外斜27个棱镜度),其调节功能和立体视功能明显受损。
面对这种情况,长春爱尔眼科医院林子丹副院长,为其定制了包括针对性视功能训练在内的综合干预方案。
通过数字化眼动追踪、虚拟现实融合训练等前沿技术,精确锁定澎澎视功能缺损的关键节点,通过每日规律训练结合每周2次巩固治疗,澎澎仅用1个月便实现调节功能与立体视功能恢复,斜视问题也得到有效纠正。
林子丹副院长指出,儿童斜视的治疗需兼顾视功能重建。澎澎的快速恢复得益于个性化方案的设计,包括精准评估斜视类型、近视程度及双眼协调性,并动态调整训练强度。研究表明,儿童视觉系统可塑性强,早期干预可显著提升双眼协同能力,避免因斜视导致的立体视觉永久性损伤。
澎澎家长表示,目前澎澎仍在接受每周2次巩固训练,以稳定视功能并预防复发。医生建议,患儿后续需继续保持良好用眼习惯,每日保证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并定期复查以监测近视进展及眼位稳定性。
林子丹副院长提醒广大家长,3-12岁是视觉发育黄金期,当孩子出现眯眼、畏光、行动笨拙等症状时,应及时进行专业视功能检查,通过科学系统的功能训练,孩子可以在重拾清晰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