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是记录历史的重要信息资源,为城乡经济、社会民生以及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史料支撑。
近年来,市档案馆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服务全面振兴率先突破大局,以“党建引领促事业发展”为目标,全力打造“党建+”品牌,实现档案服务大局和业务水平“跨越式”双提升。
党建+人才培养
锻造一专多能团队
事业兴衰关键在人。市档案馆把党建引领作为强化队伍建设的基石,努力打造一支觉悟高、作风硬、业务精的“兰台铁军”。
2023年以来,市档案馆以档案系统体制理顺为契机,通过基层遴选、公务员招录分3批次引入10名年轻干部。为帮助新入职的年轻干部快速成长,他们实施结对带新“引路成才”计划,为年轻干部找“师傅”,与机关党员业务骨干签订“师徒结对培养”协议书,开展一对一业务传授指导。在演讲比赛、读书分享会、“三比”竞赛等多项全市党建活动中,市档案馆选派参赛的年轻干部都有亮眼表现。
牢记“档案工作姓党”的政治属性,在人才“造血”中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持续深挖潜能、强化锻炼,进一步提升档案工作能力和水平,为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输送新动能。
党建+课题攻坚
用档案讲好江城故事
档案是呈现历史、传播文化和绽放城市魅力的窗口。市档案馆坚持“大资源”理念,积极收集、整理各类档案,促进馆藏档案资源结构多元化的同时强化开发利用,彰显北国江城历史厚重、文脉悠长、多民族融合发展的独特魅力。
市档案馆抽调业务骨干组建“课题攻坚”小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集中力量开发馆藏资源,围绕助力全市“博物馆之城”建设,为吉林建制博物馆、吉林机器制造局旧址等文博场馆筹建,调阅馆藏档案4000余卷(件),最终精选47卷(件)作为展件,以档案视角呈现吉林历史记忆。开展国家重点档案专题保护开发项目研究,出版《清代吉林将军衙门满文档案译编》,全面展示满族文化溯源、吉林地方史等新的研究成果,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民族文字出版规划调整项目并荣获2023年全国古籍出版社百佳图书二等奖。
另外,市档案馆还创新档案文化宣传模式,与北华大学文学院合作拍摄制作专题片《吉林档案文献记忆——百廿崇文》,于去年教师节期间在电视和网上播放,展现了全市教育的深厚积淀和文化传承的生生不息。
党建+惠民育人
擦亮服务品牌拓展服务功能
民有所求,档有所应。市档案馆聚焦“为民服务”目标,发挥记忆库、思想库、知识库、信息库的重要作用,以党建树形象打造查档窗口服务品牌,拓展公共服务功能,切实把“四个好”“两个服务”要求贯彻落实到档案工作全过程。
市档案馆创建“管档映党心,守史担使命”查档窗口党支部品牌,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努力实现查档服务再优化、再升级。立足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全力推动民生档案跨馆利用,多渠道做好档案线上查询服务。他们与北京市海淀区、烟台市、通化市、佳木斯市以及吉林地区9个县(市)区的档案馆签订《民生类档案跨馆联动利用协议》,让各地群众通过馆际信息共享平台以身份互认的方式快捷查阅档案,真正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市档案馆发挥“四史”教育基地作用,打造面向公众、互动开放的思想文化教育阵地。围绕推动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举办《档案史话说廉洁》展览,组织机关、企业、学校、社区等各界群众参观,累计接待千余人次;开展“讲述档案里的名人廉洁故事”主题活动,在市民休闲广场设置宣传栏,线上线下开展广泛宣传;与市广播电视台联合拍摄制作《廉洁文化公益宣传片》,积极营造廉洁拒腐的良好社会氛围;开展“档案馆开放日”活动,邀请小学生参观展览和档案修复过程、体验古籍装帧,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感恩家乡、回报家乡的优秀品质。
党建+乡村振兴
结对帮扶铺平农民致富路
聚民心、汇人气、树形象、促发展,在新时代吉林市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新征程上,每一份力量都不可或缺。市档案馆把党建引领作为“红色引擎”,与蛟河市天北镇新丰村扎实开展结对帮扶,以助力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宗旨。
市档案馆依托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组织实施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带动村集体经济稳步增收。2023年以来,他们协调帮助蛟河市天北镇新丰村获得稻米加工厂配套项目资金,建成稻米存储仓库,并在稻米加工配套设备采购项目资金支持下顺利完成设备升级改造,使村集体经济收入超额完成帮扶指标。
另外,市档案馆协助新丰村申请水库移民资金,实施屯路、涵桥、滚水坝等民生基础设施改造工程,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经过3年结对帮扶,新丰村完成富美乡村蝶变,入选全省“千村示范村”行列。
初心映兰台,建功新时代。市档案馆将继续发挥存史、资政、育人的职能作用,管好档、用好档、兴好档,持续促进“党建+业务”同频共振、互动双赢,努力推动全市档案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