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如何体面地应对衰老与疾病?2024年6月11日,长春爱尔眼科医院白内障科黄敬喜医生,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一个温情的答案——坦然与包容,或许是对于老年患者最大的慰藉和尊重。
6月11日上午,一位年逾六旬的患者,步履蹒跚地走进黄敬喜医生的诊室。没有家属陪伴,老人眼神中透露着几分迷茫和无助,黄敬喜医生见状迅速起身,上前轻轻扶住患者,耐心询问他的诉求。
原来老人患有脑梗死后遗症,这次来医院,是要进行白内障后发障的激光治疗。老人语言迟缓,花了很长时间才说清楚事情经过,与此同时,老人由于身体原因,出现了大小便失禁的情况,一股浓烈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中。
对老人而言,此刻的尴尬与窘迫难以言表。这是一个很残酷的场景,当一位老人当众大小便失禁,意味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失控,更是个人意识被不受控地被剥夺。
面对这样的情况,黄敬喜医生妥当处置,先是将他带到卫生间,与公共环境隔绝开,让老人的局促得以缓解。接着又掏出准备好的纸巾,将老人身上的污物擦拭干净。
擦拭的过程中,患者紧紧握住黄敬喜医生的手,身体因为紧张而微微颤抖。黄医生一边清理,一边轻声安抚老人的情绪。
帮助老人清理完脏污,黄医生将他带到激光治疗室进行治疗。但由于身体原因,在十几分钟的治疗时间里,老人再次出现大小便失禁的情况,室内的气味愈发浓烈。黄敬喜医生仿佛没有闻到一般,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治疗当中,眼神中充满了关切和专注,每一个动作都从容不迫,仿佛在告诉患者:“不用担心,有我在。”
从医多年,黄医生并非第一次面对这样的情况,他说人的衰老,就像是一个被黑暗吞噬的过程。选择成为一名眼科医生,就是希望能够延缓这个过程,让人们在黑暗中仍能拥有光明。
治疗结束后,黄敬喜医生又一次帮助老人处理便溺,清理好室内卫生,让老人干干净净地离开医院。老人离开前,向黄敬喜医生表达了深深的感激之情。
医院里很多患者和家属看到这一幕,纷纷称赞道:这医生真不错,这服务到位了!
黄医生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些,或许就像他所说的,眼科医生,总是站在光明与黑暗的交界,承担将患者带回光明的责任。因为凝视过黑暗,所以更理解陷入黑暗的绝望。
医者仁心,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爱尔眼科黄敬喜医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他让我们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愿意用自己的爱心和温暖去照亮他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