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吉林 > 正文

建设现代农业城,长春开“粮”方

0
分享至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提起长春,农业是绕不开的关键词。全国产粮大县前10名中,长春独占3席。

在长春市“六城联动”战略部署中,建设现代农业城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支撑“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需要。

按照《现代农业城发展规划》,到2025年,长春市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800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270亿斤阶段性水平,畜禽总量达到4.9亿头(只),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赶超全国平均水平。

九台区现代农业稳产增收。 新华网发

藏粮于地——

“有劲儿”的土地更能端牢“饭碗”

去年十月,行走在长春市农安县合隆镇陈家店村,村民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玉米棒子大,粒多还成实,又是个丰收年!”陈家店村合作社社长陈忠国说。

陈家店村是吉林省设立的3个万亩级黑土地保护利用核心示范基地之一。为了提高粮食产量,近年来,陈家店村推行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秋收后将秸秆覆盖还田,相当于给黑土地盖了一层被子。第二年春耕时,在黑土地上直接播种,减少风蚀的同时,让黑土地更“有劲儿”了,粮食产量和品质明显提升。“虽然岁数大了,但为了保护黑土多打粮,大家都干劲十足。”陈家店村年过六旬的村民董贵文称。

保护黑土地,提升粮食产能,陈家店村的发展只是长春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作为我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的长春,拥有黑土耕地面积2597.76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94.88%。长春市用全国近1.4%的耕地,生产了全国近1.8%的粮食。

坚持“藏粮于地”,责任重大。长春市将资金、技术、人才向黑土地聚集,构建“建设—利用—保护”的大保护格局,破解黑土地上既要保护生态又要粮食增产的“两难”问题。2022年,长春市实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落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457.39万亩,超过任务指标40.69万亩,同比增加103.71万亩,粮食产量达到248.5亿斤,肉牛发展到145万头,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006.9亿元。粮食生产“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凸显,为端牢中国饭碗作出贡献。

藏粮于技——

科技“外挂”助推现代农业城建设加速

在长春市农安县合隆镇一块农田上空,无人机挂载着一台小型设备绕着田地飞行,方圆几平方公里的土壤肥力数据地图就出现在显示屏上。这台机载设备被称作黑土地信息无人机载高光谱感知设备。

“这些航天航空探测领域的技术,如今用在黑土地保护上。”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精准农林创新室科研带头人谭鑫说,借助高精度探测功能的仪器,土壤肥力、作物营养状态等信息实时掌握,监测效率大幅提升。这个高科技设备对生产很有帮助。

新技术新场景广泛应用,农业生产更加高质高效。在长春市榆树农业科技示范园里集中推广品种繁育、化肥减量、复合种植等新型技术,把园区做成高新农业科研及科普示范中心、休闲农业观光基地,年接待参观农民5万人以上。

同样,藏粮于技的理念深植于长春市九台区龙嘉街道红光村的沃土。在高标准农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应用了稻田养鸭、稻田养蟹、稻田养鱼等技术,既减少生产成本,又提高了经济效益。

“以前村里耕地地块分散,大型农机无法投入作业,传统模式的耕种方式导致产量上不来。现在一眼望去,整个稻田都看不到尽头,播种、秋收等全程都是机械化,查苗情只需瞅一下‘智慧乡村综合服务平台’大屏幕即可。”龙嘉街道文广旅科科长孙思亮说。

标准化农田、智慧农业以及先进的农机和种植养殖技术已经在长春生根发芽,科技赋农扎扎实实地为推进现代农业城建设加油助力。

在农安县东白鸰村,收割机正在收获玉米。 新华社记者薛钦峰 摄

藏粮于种——

攥紧粮食增产“金钥匙”产量上台阶

“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种粮大户王阳将粮食增产的目光瞄到良种上,并切实尝到种子作为农业的“芯片”带来的甜头。2022年刚入冬,公主岭朝阳坡镇孔家村村民王阳,就开始为春耕做起准备。

“2022年收成160多万斤玉米,这次继续种苞米,600亩地需要2000多斤种子。”王阳说,2022年他试种了新品种,棒大、秆硬、不倒、籽粒成,增产增收,2023年他要全部使用新品种。

王阳说的玉米新品种,都是落户在公主岭市的种子企业培育出来的。在公主岭市,总投资4.5亿元的鸿翔种业高新技术产业园项目是一个大型、先进的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建设了4条国际领先的果穗烘干线,两座全数控种子加工厂,年加工种子可达1亿斤以上。

种业是粮食之基,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目前,作为玉米、水稻等种子的重要研发基地,公主岭市持证的种子生产企业55家,年生产经营种子接近8000万公斤。长春市以公主岭种子产业为基础,以吉林长春国家农高区为核心,建设国内高水平的百万亩玉米种子繁育基地,推动中国农科院、先正达、隆平高科等一批科研院所和种子企业落地,建立种子研发中心、科研实验站等育种基地,正在打造集育种、制种、加工及销售的“国际种业硅谷”。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长春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了农业强市发展目标,全面启动现代农业城建设。全市上下正在锚定这个目标,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稳稳扛在肩上、牢牢抓在手上,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推动现代农业城建设实现新的突破。

来源:新华网

编辑:于恒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祝贺!985大学教授,获最高荣誉!

祝贺!985大学教授,获最高荣誉!

双一流高校
2025-05-12 19:14:55
金晨瘦到惊人:坐下来肚子不见,鼻子感觉呼吸不过来

金晨瘦到惊人:坐下来肚子不见,鼻子感觉呼吸不过来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05-13 11:54:24
广东一男子因“工位鱼缸养红薯”火了,引20万人围观,真的好好看

广东一男子因“工位鱼缸养红薯”火了,引20万人围观,真的好好看

野山历史
2025-05-13 13:58:50
停火后,莫迪首次发表公开讲话!称已暂停对巴基斯坦的打击,若印度再遭到恐怖袭击,将予以强烈回应

停火后,莫迪首次发表公开讲话!称已暂停对巴基斯坦的打击,若印度再遭到恐怖袭击,将予以强烈回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3 11:21:06
东部各队首轮出局的教训:字母带不动 魔术缺投篮 康宁汉姆真的行

东部各队首轮出局的教训:字母带不动 魔术缺投篮 康宁汉姆真的行

直播吧
2025-05-13 17:28:24
Skip:塔图姆打出生涯最佳一战却发生不幸 这对他来说太不公平了

Skip:塔图姆打出生涯最佳一战却发生不幸 这对他来说太不公平了

直播吧
2025-05-13 10:22:18
上海和睦家医院医生涉嫌造假

上海和睦家医院医生涉嫌造假

闪电新闻
2025-05-13 08:27:20
“我给女儿换卫生巾,别人骂我不要脸”!一个56岁父亲的无奈

“我给女儿换卫生巾,别人骂我不要脸”!一个56岁父亲的无奈

橘子大娱社
2025-05-10 20:15:03
一年狂赚300亿!赚中国钱还毒害中国人 ,泰国榴莲全含一级致癌物

一年狂赚300亿!赚中国钱还毒害中国人 ,泰国榴莲全含一级致癌物

素衣读史
2025-01-22 17:11:58
92年上海一女子花40万买入浦东一块地皮,18年后,市值把她惊呆了

92年上海一女子花40万买入浦东一块地皮,18年后,市值把她惊呆了

红豆讲堂
2025-05-12 10:27:03
恭喜,丛明晨官宣,加盟新球队,已和球队汇合,刚宣布在辽篮退役

恭喜,丛明晨官宣,加盟新球队,已和球队汇合,刚宣布在辽篮退役

东球弟
2025-05-13 16:04:27
西方武官齐聚印度,逼问:快告诉我,歼-10C是怎么干翻你们阵风?

西方武官齐聚印度,逼问:快告诉我,歼-10C是怎么干翻你们阵风?

说天说地说实事
2025-05-13 03:46:17
“赶紧发货”!中美关税好消息传来 美国进口商凌晨“蹦下床打电话”

“赶紧发货”!中美关税好消息传来 美国进口商凌晨“蹦下床打电话”

财联社
2025-05-13 11:14:14
8个中央指导组进驻,有何深意

8个中央指导组进驻,有何深意

中国新闻周刊
2025-05-13 14:46:29
诺天王封神一冠!美媒:11年的冠军是NBA历史上最难冠军

诺天王封神一冠!美媒:11年的冠军是NBA历史上最难冠军

直播吧
2025-05-13 00:23:23
42岁“兔女郎”被迫流浪,曾日入过万元住庄园,今想工作却无人要

42岁“兔女郎”被迫流浪,曾日入过万元住庄园,今想工作却无人要

译言
2025-05-13 11:38:32
最新!上海景区突发闭园公告!本周末,上海5条公交线路临时调整

最新!上海景区突发闭园公告!本周末,上海5条公交线路临时调整

鲁中晨报
2025-05-13 15:28:03
关税战,美国让步的三大真相

关税战,美国让步的三大真相

枫冷慕诗
2025-05-13 11:19:47
全网热议!汪小菲儿子正脸曝光!竟和大S徐家关系崩成这样?

全网热议!汪小菲儿子正脸曝光!竟和大S徐家关系崩成这样?

晓风说
2025-05-13 16:14:33
印度和巴基斯坦战后对账,越南心里五味杂陈,低配版苏-30不香了

印度和巴基斯坦战后对账,越南心里五味杂陈,低配版苏-30不香了

涟漪读史
2025-05-13 10:53:21
2025-05-13 17:44:49

头条要闻

上海"铲屎官"为狗办婚礼 造型师:单只狗造型花上千元

头条要闻

上海"铲屎官"为狗办婚礼 造型师:单只狗造型花上千元

财经要闻

汇源澄清破产传闻背后:债台高筑对赌承压

体育要闻

离开曼联,他在马拉多纳的城市成为明星

娱乐要闻

张柏芝母亲节上热搜!3个儿子引热议

科技要闻

美国数十万颗AI芯片即将涌入中东

汽车要闻

或2027年发布 全新宝马1系假想图曝光

态度原创

时尚
教育
游戏
亲子
旅游

人到中年,还是“长裙、长裤”最好穿,时髦遮肉、松弛感十足

教育要闻

小学生独自使用AI部分AI功能禁止

6月XGP新游戏:目前已确定《多重人生》等4款加入

亲子要闻

2岁前生长模式对成年身高很重要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