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着力破解制约基层治理效能提升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建强基层、夯实基础,吉林省委把2022年确定为“基层建设年”,出台了《关于深入开展“基层建设年”的方案》,十二届省委常委会第1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提升党建引领“平战结合”基层治理效能的若干措施(试行)》,全面推进全省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储晓东先生,向大家介绍《若干措施》有关情况。共同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省公安厅常务副厅长吴跃岩先生,省民政厅副厅长杜文革先生,省人社厅副厅长黄明先生,省住建厅副厅长刘萍女士,省政数局副局长吕海强先生,省乡村振兴局副局长金烈先生,长春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邵波先生,他们将共同回答大家关心的“基层建设年”和《若干措施》涉及重点任务、政策要求、推进举措等方面的问题,请各媒体对新闻发布会的内容给予充分关注和深入报道。
下面首先请储晓东先生介绍情况。
储晓东: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省委将2022年确定为“基层建设年”,省委书记景俊海主持召开全省“基层建设年”动员部署会议,作出全面安排部署。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将“基层建设年”写入大会报告,在党代会闭幕后第二天,新一届省委常委班子就集体来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过的长春市宽城区团山街道长山花园社区和吉林长春社区干部学院,在为民服务大厅集体宣誓,重温入党誓词,并召开全省“基层建设年”推进会,省委书记景俊海出席会议并讲话,鲜明树立大抓基层、服务基层、为基层减负的工作导向,充分彰显新一届省委坚持以人为本、为民造福,全面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坚定决心。
全省开展“基层建设年”以来,各级党组织对基层治理的领导全面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领导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权责体系进一步规范明晰、标准体系进一步深化落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效能持续提升。特别是在今年抗击疫情大战大考中,我们以社区为作战阵地、小区为作战单元,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和战斗力得到了实践锻炼,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经受住了实战检验,同时也暴露出不少工作短板弱项。省委高度重视,省委书记景俊海点题研究、部署推动,我们认真总结借鉴疫情防控经验,研究制定了《关于提升党建引领“平战结合”基层治理效能的若干措施(试行)》,十二届省委常委会第1次会议审议通过,文件提出了一系列制度性安排和创新性举措,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大疫过后实现大巩固、大突破、大提升。
《若干措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10项举措。
一、在建强基层治理队伍方面。着眼破解基层力量不足、激励保障不够等问题,重点提出3项务实举措。一是选派万名基层治理专干。全省将有计划分批次地从大学毕业生中,选派万名基层治理专干到社区(村)工作,为每个城市社区招聘3名社区治理专干、每个村招聘1名乡村振兴专干,均为事业编制身份,打造基层治理“蓄水池”和“后备军”。二是畅通基层工作者晋升“双通道”。畅通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招录(聘)通道,加大从优秀社区工作者中招录(聘)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力度。注重从具有社区(村)工作经历人员中招录公务员。面向优秀“社工岗”人员,每年按照一定比例定向招聘街道事业编制人员;对在重大突发事件中,贡献突出、符合条件的社区书记直接选聘为事业编制人员。畅通街道(乡镇)领导班子选拔通道,对表现优秀、符合提拔资格条件的社区(村)党组织书记,择优选拔担任街道(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三是强化基层干部锻炼选拔和考察激励。坚持在下沉服务和重大突发事件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分级建立日常记录和“战时”档案,作为班子调整、使用干部的重要参考。对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勇挑重担、实绩突出的优秀基层一线干部培养选树一批、表彰奖励一批、提拔使用一批。
二、在夯实基层治理体系方面。主要提出3项具体举措。一是建立基层治理服务中心。在街道(乡镇)综合服务中心加挂牌子,履行对基层治理专干的日常管理职能。二是建强街道、社区、网格党组织。实行公安派出所所长进街道(乡镇)班子、管片(驻村)民警兼任社区(村)“两委”委员。探索市县直属部门“一把手”担任社区第一书记,推动落实社区治理重点任务。市县对社区发展党员实行计划单列,壮大网格(小区)党员队伍。三是建强用好各类党群服务阵地。体系化建设城区、街道、社区、网格四级党群服务中心(站),日常开展党群服务、便民服务,“战时”作为基层一线指挥部。
三、在完善基层治理机制方面。主要有3项任务。一是开展“双报到”活动。组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到街道社区党组织报到,结成包保对子,组织处级以下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党组织报到,平时深入社区开展服务,“战时”在职党员就地支援社区,服从居住地社区党组织统一调配。二是建立“双三长”制。在建强社区日常“三长”队伍的基础上,从在本小区居住的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企业职工等在职人员中选配兼职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平时配合社区日常“三长”开展工作,“战时”迅速下沉,加强基层力量。三是常态开展“敲门行动”。街道社区定期组织人员对辖区居民、驻区单位、“四小”门店等登门排查,平时联系服务群众,“战时”开展拉网式排查,全覆盖做好应急保障工作。
四、在压实基层治理责任方面。重点完善“五级包保”责任制。实行省级领导包市(州)、市级领导包县(市、区)、县级领导包街道(乡镇)、科级干部包社区(村)、其他干部包网格(小区)工作机制,做到包保全覆盖。包保领导干部相对固定,平时定期调研指导,“战时”迅速驻点指挥,建立扁平化指挥体系,确保上级指令“一键直达”。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实中央部署,按照省委工作要求,扎实推进全省“基层建设年”,突出抓好《若干措施》重点任务的推进落实,坚持系统谋划、统筹安排、一体推进,推动实现基层常态治理能力和应急管理能力双提升,为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光明日报:“基层建设年”把解决基层工作力量不足问题列为重点任务,我省将面向大学生招聘“万名基层治理专干”,这在全国属于首创。请问如何高质量开展招聘工作,确保招聘过程公平、公正、公开?
黄明:
感谢大家对基层治理专干招聘工作的关心关注。我省开展的基层治理专干招聘工作,在全国属于首创。今年,全省首批招聘基层治理专干人数预计超5000人,这将为我省城乡基层治理提供重要人才支撑。
为确保今年全省基层治理专干招聘工作公平公正公开,我们拟采取以下四项举措。
一是实行省级统筹,加强领导指导。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此次招聘工作,此前,省委组织部、省委编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成立了全省基层治理专干招聘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若干指导组,以加强对招聘工作的领导指导。与此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定期调度制度、备案联审制度,以确保招聘工作科学严谨、合法合规。
二是坚持市级统招,进行提级招聘。鉴于此次基层治理专干招聘工作,人员较多、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为确保公平公正公开,我们专门将招聘组织的权限上收一级管理,由原县(市、区)各自组织招聘统一交由所在市(州)进行集中招聘,统一标准要求,统一程序规范,保证招聘工作严密组织实施。
三是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公平公正。在这次基层治理专干招聘过程,我们将严格执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相关要求,对所有招聘环节实行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主动接受纪检监察机关和社会广泛监督。在基层治理专干招聘考试期间,省里将派人到各市(州)开展巡视督查,确保招聘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四是加大工作力度,力求应招尽招。整个招聘工作将坚持因地制宜、人岗相宜原则,在现有招聘政策基础上,鼓励各地创新完善招聘方式,结合实际采取科学合理、灵活有效、合法合规的举措,加大招聘力度,努力把各方面人才招聘到基层一线工作。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会出现无人报考的岗位,对此,各地可视情况发布调剂或补充招聘公告,最大限度保证基层治理专干岗位应招尽招。
经济日报:我们了解到,省住建厅将在去年实现弃管小区“动态清零”基础上,进一步启动实施小区管理“巩固提升”行动。请问具体有哪些举措?
刘萍:
感谢记者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2021年,我厅聚焦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的热点难点问题,牵头开展物业专项治理,推动全省1749个弃管小区全部“动态清零”。今年,我厅将深入贯彻落实“基层建设年”部署要求,按照“打基础、抓规范、促提升”的工作思路,启动实施全省住宅小区管理“巩固提升”行动,主要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推动弃管小区清零“常态化”。组织开展全省弃管小区清零工作“回头看”,制定物业治理督导检查工作方案,采取“四不两直”、突击检查、随机抽查、定向复查等方式,会同相关省直部门组成督查检查组,进小区、进楼栋、进家门,实地访谈居民,深入对账核实,坚决防止弃管小区回流反弹,全力巩固“动态清零”成果。
二是推动物业法规建设“体系化”。围绕健全物业行业信用评价体系和服务标准、提高物业企业服务质量、建立物业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投诉举报处置、规范小区应急失管状态管理等方面,制定出台《吉林省物业管理条例》10个配套文件,进一步健全完善物业管理政策法规体系,切实增强贯彻落实《条例》的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
三是推动物业服务模式“规范化”。坚持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打造形成大物业服务、“菜单式”服务、第三方服务、公益岗服务、实施旧改接管服务、国有专业化服务、业主自治7种物业服务模式,推广运用公共部位收益、共有房屋经营收益、停车位经营收益、商业促销经营收益、政策资金支持、物维资金补充等8种资金筹措方式,积极为各类住宅小区提供一揽子物业服务举措,供各地结合实际自主选用,规范提升各地物业服务能力水平。
四是推动物业管理实现“专业化”。引导各地积极推动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由社区代管小区,向社区“两委”组织居民自我管理或专业化管理过渡,扩大专业化物业服务比例。年底前,力争长春市专业化物业服务住宅面积占住宅总面积比重达到70%以上,其他设区城市达到60%以上,全力提高物业管理和服务能力,推动住宅小区物业管理高质量发展。
吉林广播电视台:全省“基层建设年”,省民政厅启动了强基惠民“百千万”工程,能否介绍一下这项工程具体包括哪些惠民利民举措?
杜文革:
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民政工作直接面对基层服务群众,是与基层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部门之一。省民政厅始终高度重视基层基础工作,持续用力开展惠民利民服务。特别是今年,为深入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全省“基层建设年”部署安排,启动实施了以“百个场所惠民生、千家机构进基层、万个岗位强基础”为主要内容的强基惠民“百千万”工程。
一、建好百个场所惠民生。关键词是“百”。重点建设200个以上惠民服务场所,为居民群众提供便捷服务。一是建设110个社区食堂,重点在老年群体居住相对集中的社区进行打造,采取堂食、外卖、志愿者配送、价格优惠等服务方式,解决社区老年人“就餐难”问题。二是建设56个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今年共安排省级资金4987万元,重点支持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等综合功能的城市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完善我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三是建设66所社区“老年课堂”,推动“文养结合”幸福养老模式,更好地满足老年群体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需求。
二、推进千家机构进基层。关键词是“千”。重点推动3类一共1000个以上服务机构和社会组织进驻基层开展服务。一是培育发展500个社区社会组织,动员他们参与基层治理;为低保对象、空巢老人等困难群体提供各类关爱服务;开展儿童关爱保护活动,重点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二是推动建成500个乡镇(街道)社工站,把社区组织向基层延伸,采取专业社工与民政部门联动的方式,为村(社区)特殊困难群体开展服务。三是组织推动县级慈善会深入村(社区),实施“幸福家园村社互助”项目,在社区(村)层面,开展慈善救助活动;持续开展“慈善救助圆梦大学”活动,对全省本科院校录取的低保对象家庭、脱贫家庭困难考生按每人30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救助。
三、设置万个岗位强基础。关键词是“万”。采取专兼职相结合方式设置和配备3万个以上基层工作岗位,增强基层工作力量,夯实基层服务基础。一是设立村级社会救助协理员9300名,由村委会成员兼任,按照每年不低于1200元标准发放薪酬补贴,重点协助做好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政策入户宣传等工作。二是依托社工站配备专业社工1200名,统筹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社会事务等领域政府购买服务资金,引入专业社工,为基层群众开展专业化服务。三是设置巡访关爱员2.46万人,主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对全省独居、空巢、留守、特困、高龄、失能、重残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等8类特殊困难老年人开展巡访关爱工作。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中国日报:在全省“基层建设年”中,公安机关部署开展了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请问工作目标是什么?具体任务有哪些?
吴跃岩:
公安机关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就是要聚焦群众反应强烈的治安领域“急难愁盼”问题,重点实现“四个一批、五个严防、三个确保”工作目标。
“四个一批”即惩治一批违法犯罪分子,整治一批社会治安混乱地区,化解一批安全风险隐患,防控一批“民转刑”“刑转命”案件。“五个严防”就是要严防发生重大暴力恐怖案事件和个人极端暴力案事件,严防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严防发生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重大恶性刑事治安案件,严防发生重特大公共安全和道路交通事故,严防发生涉边有影响案事件。“三个确保”就是要确保全省政治安全,确保全省边境安全,确保全省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全面净化社会治安环境,提升平安吉林建设能力水平。主要有四方面工作任务。
一是严打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犯罪。组织优势力量集中攻坚一批大案要案,打出声威、治出成效;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向纵深发展,坚持主动出击、除恶务尽,坚决铲除黑恶势力团伙;快查快处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等违法犯罪,对构成涉黑涉恶犯罪的,坚决依法从严打击;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多发侵财犯罪,深入开展全链条打击,保护好群众的“钱袋子”。
二是全面整治危及群众的安全隐患。深化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充分依托交警执法站、农村劝导站及临时执勤点,突出夜间凌晨及周末、节假日等重点时段管控,增加事故多发高发重点路段的巡逻频次。持续加大现场查处力度,开展酒驾醉驾夜查和公路重点违法整治统一行动,严管严查酒驾醉驾、“三超一疲劳”、农村“两违”等易肇事易肇祸重点违法行为。
三是妥善化解群众内部的矛盾纠纷。深入践行“枫桥经验”,结合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组织民警、辅警、“一村(格)一警”结合入户走访和信息采集,滚动排查掌握辖区各类矛盾纠纷信息。建立完善“一网一图一机制”,对矛盾纠纷多发高发的重点部位、时段、人员和问题进行常态化研判预警。
四是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针对夏季夜间活动增多的特点,严密部署公安武警联勤、备勤和派出所巡逻等社会面巡逻力量,科学布设巡逻警力,延长联勤时间,加强对繁华夜市、市民广场等夜间人员密集场所的巡逻防控,提高见警率,增强控制力,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稳定,确保人民群众生活安宁,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本次“百日行动”将持续到9月底。
吉林日报:“基层建设年”对提升数字治理能力提出明确要求。省政数局今年提出要实施“万家联一网”工程,提升基层数字治理整体水平,请问具体任务是什么?
吕海强:
感谢对我省基层数字化建设工作的关注。
近年来,省政数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关于数字化政府建设部署要求,坚持“强化统筹、健全体系、创新应用、数字赋能”,构建“吉林祥云”云网一体的平台支撑体系,数字政府基础设施、政务信息化发展水平实现明显跃升。但客观地说,个别基层单位还是存在政务网络系统不兼容、数据共享应用不到位等问题。今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全省 “基层建设年”部署要求,充分发挥省政数局职能优势,加强统筹规划设计,重点实施“万家联一网”工程,推动全省1.2万个乡镇(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实现 “一张网一片云”,不断提升基层数字治理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一是完善政务服务网络,为基层数字治理提供链路支撑。根据基层治理工作需求,推动电子政务外网向社区和村覆盖,推进“多网合一”,全力打造统一规范的网上政务服务总入口、掌上办事总门户,推动“吉事办”移动端服务应用总数突破500项;推行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加快推进“全程网办”,以数字化手段推动群众经常办理且基层能有效承接的政务服务不断向街道、社区延伸,确保每个地区至少有1个县(市、区)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实现全覆盖,为全面复制推广积累经验。
二是加快升级数字平台,为基层数字治理提供工作支撑。持续推进“吉林祥云”大数据平台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实施平台三期扩建工程,优化提升中台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吉事办”、电子证照、公共资源交易、疫情防控管理等应用平台建设,为数字治理提供强大平台支撑。
三是构建资源共享体系,为基层数字治理提供数据支撑。加快打破行业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构建开放共享的数据资源体系,加快实现各部门生成的电子证照80%以上可在“吉事办”展示、查询。不断提升数据交换通道的支持保障能力,提高数据资源汇聚、共享服务、安全保障等一体化水平。加强“智慧党建”“数字治理”建设,以数字化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中国新闻社:我们了解到在全省“基层建设年”中,省乡村振兴局启动全省乡村建设行动“千村示范”创建工作,请问是如何推进实施的?
金烈:
感谢对我省乡村振兴工作的关心关注。省乡村振兴局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基层基础建设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的要求,启动2022年全省乡村建设行动“千村示范”创建工作,推动资源力量下沉,带动人居环境整体提升,全面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一是坚持整体布局,系统规划实施。对接“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以城区周边及重点镇为中心,以国省干线公路、人口密度大、经济发展活跃等区域为辐射,以点串线、连线成片打造引领示范带、示范片区,因地制宜推进示范创建村村庄规划编制全覆盖,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决避免短期行为。
二是坚持创建标准,加大支持力度。具体做到“九有”,即有特色产业、有村集体收入项目、有顺畅排水、有垃圾处理设施、有清洁环境、有整洁院落、有干净居室、有绿化美化亮化、有长效机制;“六无”,即无卫生乱象、无路面破损、无不安全住房、无私搭乱建、无不良习俗、无规模性致贫返贫现象。为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全省已拨付到位衔接资金15亿元,用于保障创建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管理。
三是坚持统筹融合,汇聚资源力量。充分结合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乡村旅游重点村、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宜居农房改造试点村等试点建设行动,全覆盖开展“干净人家”评选活动,健全“十户一组”网格化管理机制,发挥农村文化大院等载体作用,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推进共同创建。注重将“千村示范”创建与乡村建设行动、“十大产业集群”、“秸秆变肉”工程、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行动等有机结合,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着力把创建村打造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承载地。
四是坚持建章立制,确保常态长效。建立省市县三级验收机制,对照示范创建标准,省级开展市(州)交叉核查验收工作,达不到标准的一律不予通过。建立常态化督导暗访机制,对创建村不定期进行督导暗访,发现重大问题或明显反弹的,给予摘牌处理并全省通报。建立长效管护机制,确保实现有制度、有队伍、有投入、有监督。
长春日报:当前,长春市正在深入开展“基层建设年”,全市上下都在如火如荼地创建“幸福小区”,请问具体做法有哪些?
邵波:
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首先,感谢媒体朋友们多年来对长春的关注和支持。
长春市开展“幸福小区”创建评比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基层建设年”、市委“服务基层”决策部署要求的重要载体和实际行动,通过创建活动,推动城市治理重心下移,推动各方面资源力量下沉,以“小单元”撬动“大治理”,让基层治理成效更好地惠及基层群众。主要采取了以下三方面措施。
一是坚持聚焦最基层,推动基层治理重心向居民小区拓展延伸。围绕小区支部作用好、居民自治好、包保部门成效好、物业服务好、群众评价好等“幸福小区”创建“八好”标准,我们组织实施了小区党建提质增效、居民自治能力提升、老旧小区升级改造等“幸福小区”创建“六大行动”,通过目标牵引、载体推动,把省市委部署的大抓基层、服务基层工作任务落实到小区,把职能部门工作职责延伸到小区,把包保部门单位资源力量集聚到小区,切实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100米”,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让广大小区居民真正舒心、顺心、暖心。
二是坚持项目化推进,推动基层治理各方资源力量凝心聚力、共建共治。为充分发挥县(市)区、开发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包保部门单位,物业企业,居民群众、两新组织等“幸福小区”创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我们分别建立了包含92项工作的任务清单,包含47项内容的激励措施清单。在此基础上,我们围绕建设施、强管理、送服务、解难题、暖民心等创建工作,采取敲门入户问需求、评估论证立项目、“五化”方式抓落实等方式,对“幸福小区”创建工作实施了项目化管理,坚持以项目化方式,推动“幸福小区”创建活动共建共治共享、见人见物见事、有形有魂有效,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三是坚持以评促建,推动全市居民小区建设重点突破、整体提升。从今年开始到2025年结束,我们将利用4年时间,采取社会公示、动态管理等“七个步骤”, 按照老旧小区不少于60%的比例,每年在全市创建评选出200个市级、400个县区级“幸福小区”。在此基础上,择优评选出一定数量的“最美小区”。同时,每年按照不少于小区总数1%的比例,评出“薄弱小区”。获评 “幸福小区”“最美小区”的,将集中颁发制式标牌,并对各类创建主体进行表彰奖励;被评为“薄弱小区”的将通报批评,并督促按期整改提升。着力通过以评促建、持续争创,让全市居民小区“差的变好、好的更好”,全面改善、整体提升,确保“服务上水平、小区有变化、居民得实惠、群众真满意”。
来源:吉林发布
编辑:于恒